金陵共葬金代“始祖”至章宗17个皇帝、后妃及诸王,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皇陵,比明十三陵早约200年。金陵区分帝陵、纪陵及诸王兆域3部分。大定年间陵界为78公里,大安年间为64公里。陵域设有围墙,每隔一定距离建有土堡。金以后,陵墓无人守护,地上部分逐渐残毁。明天启年间,因后金政权崛起,明皇惑于术士之说,认为后金兴起与金陵“气脉相关”,遂拆毁了金陵地上建筑。清初对有的陵墓进行了修复,还特设守陵户,春秋至祭。乾隆时又进行修复,但后来遭到严重损坏,金陵地上部分几乎无迹。从1986年开始,北京市文物部门对金陵进行踏勘,测定出金陵在大房山支脉云峰山的具体位置,找到金睿宗的景陵。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考古发现,发现龙凤石椁的墓坑为一竖穴石圹墓,坑内发现的汉白玉雕凤纹石椁,椁盖、椁身均为整块石雕凿而成。椁盖呈长方形顶式,雕刻缠枝忍冬纹,四角刻卷云纹,中间为双凤纹填金。
展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