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食草区
非洲食草动物区,该区饲养展出斑马、跳羚、角马、弯角羚、剑羚、原驼、白长角羚、白脸牛羚、角马、大羚羊、大弯角羚等珍稀动物百余只。远眺非洲食草区,地势平阔,牧草丰茂,落落荫棚,木栏景石,斑马羚类,膘肥体壮,天高旷远,颇有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意境。
1、斑马
学 名:Equus burchelli
分类地位:奇蹄目,马科
产 地:从埃塞俄比亚南部到安哥拉中部和南非东部
生活习性:生活于热带疏林草原地带。常结成大群一起生活,有时还和大羚羊、角马、鸵鸟等混合在一起活动。没有固定的栖息地,每天边游荡边觅食。听觉和视觉很好,跑得快,胆小,稍有动静即全群迅速逃跑。食物主要是各种草类。常年可繁殖,孕期11.5个月,每胎1仔。3.5—4岁性成熟。寿命约30年。
2、角 马
学 名:Connochaetes taurinus
分类地位:偶蹄目,牛科。
产 地:肯尼亚南部和安哥拉南部到南非北部
生活习性:生活于有疏林的草原地区,好合群。当受到干扰时,他们的样子相当古怪,神气十足地走,或者用角触地去探查情况,并不停地鞭打尾巴。主要以草为食,也食些多汁的植物。孕期8.5个月,每胎1仔,偶有2仔。寿命约15年。
角马的体前部粗,后部纤细,十分不相称,头粗厚而平,颈和肩有黑色鬣毛,尾毛黑色,故又名黑尾牛羚。
3、白长角羚
学 名:Oryx dammah
分类地位:偶蹄目,牛科
产 地:从非洲的摩洛哥和塞内加尔到埃及和苏丹
生活习性:生活于干旱的平原和沙漠地带,好合群。感觉灵敏,善跑,宽大的蹄子很适于在沙漠上行走。主要以草为食,很耐渴,因为它们很难得到水。常年可繁殖,孕期约8个月,每胎1仔。2-3岁性成熟。寿命20多年。
白长角羚雌雄都有弯刀形的长角,雌性的角细长。由于受到游牧民滥捕,数量已不多,目前已得到保护,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之一。
4、大羚羊
学 名:Taurotragus oryx
分类地位:偶蹄目,牛科
产 地: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扎伊尔南部到南非
生活习性:生活于开阔的平原、较干旱的稀疏森林和山地草原。好合群,但老雄性经常独居。其听觉和嗅觉很敏锐,视觉略差些,体虽笨重,但极善于跳跃,并能连续长距离的奔跑。主要以树叶、嫩枝、果实为食。它们可以用角去收集细枝、抓住树枝然后转动颈部把树枝折断;也能用它们的蹄去挖地下的球茎和块根。孕期约8.5个月,每胎1仔。2-4岁性成熟。寿命20-23年。
5、大弯角羚
学 名:Tragelaphus strepsiceros
分类地位:偶蹄目,牛科
产 地:非洲乍得到索马里,向南到南非
生活习性:生活在多岩石起伏的山地、丘陵或稠密的丛林中。通常以小家族一起生活。雄性多独居,夜行性。它们的听觉灵敏;善长跳跃,一跃可超过6米远,2.5米高,但跑起来显得拙笨。以各种植物的枝、叶为食。常年可繁殖,孕期7-9个月,每胎1仔。1.5-3岁性成熟。寿命约20年。
大弯角羚是最漂亮的羚羊之一,只雄性有角,角长,呈开放的螺旋状,因而得名。体呈黄褐色,体侧有许多白色垂直的条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