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 东澳灰袋鼠
学 名:Macropus giganteus
分类地位:有袋目、袋鼠科
产 地:昆士兰东部和中部、新南威尔士、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等。
生活习性:生活于森林和丛林地带。成小群生活。主要在黄昏和夜间活动。以矮灌木的叶子和嫩枝、草、野菜等为食。在慢行和觅食时,尾起第五肢作用,在本属的种类中,它和西澳灰袋鼠的跳跃能力最强,跳距达13.5米。无固定繁殖季节,平均孕期为36.4天,每胎1仔。约7-8个月出袋活动,1.5-2.5岁性成熟。寿命约24年。
2、 岩袋鼠
学 名:Macropus robustus
分类地位:有袋目、袋鼠科
产 地:澳洲东部、西部和北部。
生活习性:主要生活于多岩石的干旱的山区,故叫岩袋鼠。它们所吃的食物是比较干硬而粗糙的草和枝叶。耐渴性相当强,2-3月没有水也不致渴死。成小群生活。主要在黄昏或夜间活动,白天在岩洞中或灌丛下休息。发情期不固定,孕期平均32.3天,每胎1仔,约7个月出袋。1-2岁性成熟。寿命18-20年。
3、 大赤袋鼠
学 名:Megaleia rufa
分类地位:有袋目、袋鼠科
产 地: 澳洲(除了北部、东海岸和西南端)
生活习性:属袋鼠科中体形最大的一种,雄性体长约130-160厘米,体重70-90公斤,雌性则小得多。体色呈红色或棕色,因而得名。但雌性体色呈蓝灰色。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,这是红袋鼠独具的特征。生活于草原地带。结小群一起生活。主要在夜间觅食,食物为各种草类等。任何季节均可繁殖,平均孕期为34.3天,每胎1仔,初生幼仔体重约0.75克,两个多月露头,半年以后出袋活动。1.5-2岁性成熟。寿命约20-22年。
4、 鸸鹋
学 名:Dromiceius novaehollandiae(Latham)
分类地位:鹤鸵目,鸸鹋科
产 地:澳洲南部
生活习性:栖息于宽广的平原上,平时每3-5只成小群活动。食物以各种野菜等植物为主,也吃一部分蜥蜴等小动物。在繁殖期中多成对生活。筑巢在靠近树根的地上、高草间或干涸的沼泽底上。巢主要用杂草筑成。每窝产卵通常为7-8枚,最多能到18枚。初产下的卵为葱绿色,后转变成绿色。有雄性单独孵卵和育幼。孵化期约6周,幼鸸鹋身上有显著的纵条纹。
5、 鸵鸟
学 名:Struthio camelus(Linne)
分类地位:鸵形目,鸵科
产 地:阿拉伯及非洲北部
生活习性:是现在鸟类中最大的鸟,成年雄性高达2.75米,重有75公斤。它的卵重约比鸡蛋大30倍。鸵鸟的翅膀已退化得很小,不会飞。但双足很强健,善于奔跑,并是它自卫的武器。在野生中鸵鸟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的,但也吃昆虫和小型的脊椎动物。直接在地上的土穴中筑巢。每窝产卵通常为12-15枚,最多可到30个左右。孵卵主要由雄性担任。
6、食火鸡
学 名:Casuarius casuarius
分类地位:鹤鸵目,鹤鸵科
产 地:澳洲北部、伊里安及附近岛屿。
生活习性:这是一种大型的走禽,身高可达1.8米。全身羽毛散发着蓝黑色的光泽。最突出的特点是头顶有一角质盔,可以保护它穿过密盛而带刺的丛林。胆怯,稍遇惊扰即狂奔逃跑。它的腿强壮有力,是主要自卫武器。能跳过达2米高的障碍物。食火鸡非常贪食。食物主要是植物质,尤其是多汁的果实,也吃一部分昆虫、蛙、蜥蜴等动物。窝巢常筑在树丛间的地上。每窝产卵3—8枚。据说,孵卵由雌雄两性轮流担任。又名“鹤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