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的地 > 山西 > 临汾 > 汾城镇 > 城隍庙
城隍庙
  评分:  0  分

  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距今有六百四十多年的历史。

  城隍,起源以古代对水(隍)庸(城)的祭祀,为《周宫》八神之一,最初为城市的保护神。

  明太祖朱元璋先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城隍,后又说昭示天下府州县立城隍庙,其规摸大小比照各级官署正衙。同时命令各级官员赴任后,首先要到所在地的城

  隍庙宣誓就职,订立盟誓,保证廉洁奉公,爱民如子。从此,城隍成了守御城池,保障治安、掌管水旱吉凶、人间善恶、乃至科举功名、因果报应的全能之神。至此,城隍则成为代天宣化,护国庇民,保佑一方平安的全能神灵。古代“阳有县令,阴有城隍”,县令掌管阳间,而城隍则主管阴间。

  此庙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,原有建筑152间,塑像320尊,现存献厅、主殿、西庑、钟鼓楼、大戏台、山门、影壁、牌楼。在琉璃影壁右上角的琉璃物件上有几个小字,“襄陵县杜村”,可见在明清时,这里烧制琉璃的工艺就相当发达了。影壁两侧有一副对联:“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,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”。这幅对联很有意思,反映了旧时人们对阴阳两界的认识。

简短评价:(150字)
评分:
http://file.nanbeiyou.com/userphot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