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女茅庵为韶山八景之第二景,在韶峰北坡半山腰,如今草庐茅舍依旧,大门门楣上仍依稀可见庵名。茅庵所处地势高爽,韶山冲风光尽收眼底;茅庵的辟建者在结庵修道的同时,不开垦了五六亩梯田。依山就势,每丘田虽小,却因山水充沛,禾苗茁壮,足供庵僧食用。仙女庵周围保存了大片古老的原始木林,这在韶山是极少见的,高大挺拔的塔松,望穿秋水,盘根错节的山茶,缠绵绯恻;茂密的楠竹,清风阵阵。在庵西侧一茅棚内尚存一块青石碑,上刻清代光绪年间所撰《仙女庵记》(同时见于《毛氏族谱》),介绍了仙女庵的由来:仙女庵在湘潭七都七甲(韶山冲--笔者注)仙女山之峰腰。山因庵传耶?庵因山传耶?山因庵传则庵重,庵因山传则山重。予则曰:均非然。盖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也,山以仙女名,庵以仙女名,是山与庵 皆因仙女而名。庵不必假乎山,山不必假乎庵,直皆假乎仙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