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风物
斗转星移,岁月如梭,古老的宁波如同国内外许多城市一样,在人们的视界中正稍纵即逝,渐渐远去……
“阿拉”老宁波作为历史的片段与文化的符号,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根和脉,是地域文化经过历史风雨洗礼后留下来的不熄薪火,是宁波先人馈赠给我们的幸运礼物,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追忆、价值寻求和审美寄托。今天,当我们一起走进“阿拉”老宁波,在幽深光滑的青石路上徜徉;在朴实凝重的老房子里留连;在灵秀生韵的骨木镶嵌前驻足的时候,就是为了寻找生于斯、长于斯这令人梦牵魂绕的回家之路。
珍品展
竹刻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。起源于战国,西汉时已出现颇具装饰意味的纹样,经唐宋元的发展,技艺日趋成熟。明中后期,在文人墨客的倡导和推崇下,竹刻与中国传统的诗、书、画、印融于一体,演绎成独具特色的高雅艺术。明清是竹刻艺术的繁荣时期,它被文人雅士作为书斋案几清逸脱俗的陈设,乃至抒情遣怀、审美意趣的载体和人格理念、品行操守的象征。晚清至民国时期,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变革和金石学的勃兴,众多的书画、篆刻家参与刻竹,盛极一时的名家扇骨便是这一时期竹刻艺术的重要形式。
竹刻堪称“立体的书画”,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。这里陈列的大多为著名竹刻鉴藏家、篆刻家秦康祥先生的旧藏,2001年由其哲嗣秦秉年先生无偿捐赠给国家。著名文物研究专家王世襄、朱家溍先生认为“这是现知最重要的竹刻收藏,从质量和数量来看,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