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朝灭亡后,五代纷争,南唐定都金陵(现在的南京),滁州成为金陵的屏障,南唐皇帝,也就是中主李壕令大将皇甫晖领兵十五万,驻守滁州城外的清流关。为了刺探北方的后周兵南下军情,皇甫晖在清流关西北的一个大山的最高峰(也就是现在的北将军岭)上,建造一个嘹望台(也称烽火台),驻军日夜观察北方敌情。
后周柴世宗为统一天下,派赵匡胤带兵南下,与南唐在清流关一带摆开战场,赵匡胤初战失利,后来夜晚乘月色,走山小路出奇兵一举攻克滁州城,皇甫晖兵败被擒,后被斩首于滁州城外。清流关与滁州城失陷后,部分南唐兵退守到北将军岭的峰火台上,依仗地势险峻又居高临下,与赵匡胤的大兵抗衡。为了减少伤亡,赵匡胤下令停止进攻,断其汲水之道,把南唐残兵围困在北将军岭上。时适夏天,烈日炎炎,被困在烽火台上的南唐兵饥渴难忍,被困三天之后,很多士兵被渴的晕死过去。就在这天夜里峰火·台北侧的山坡上闪出道道金光,金光的映照下有一个身披盔甲的大将在抡钎撬石,士兵们惊呼:“皇甫大将军”!等士兵们拥到半山坡时,金光顿时消失,金光消失处留下一口泉水。此水不但好喝而且怎么喝也不见水位下降。士兵们知道是皇甫将军显灵,一齐对天跪拜。尔后士气大振,一鼓作气冲出赵匡胤重围。后来赵匡胤非常奇怪,于是带兵搜山发现了这口泉水,可是赵匡胤一喝水立刻就浑浊了。赵匡胤叹了口气说:“此乃天意也!”
这口井现在仍在北将军岭北侧不远处,奇怪是是井里的泉水晴天时清亮透明,每当雨雪天即将来临时,泉水就变的混浊。井里的水位始终保持在同一刻度上,久旱无雨不见水位下降,阴雨连绵不见水位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