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亭
评分: 0
分
1.观妙亭。东侧第二座亭。翡翠绿琉璃筒瓦顶,黄琉璃筒瓦剪边,重檐八角攒尖式。上檐重昂七踩斗栱,下檐单昂五踩斗栱,两槽柱子,内外各有八根。亭高约为14.2米,建筑面积约为110平方米。内原供五方佛之一的阿閦佛(Aksobhya Buddha),为铸铜镏金佛像,被八国联军劫去。
2.周赏亭。东侧第一座亭。孔雀蓝琉璃筒瓦顶,紫晶色琉璃瓦剪边,重檐圆攒尖顶。上檐重昂七踩斗栱,下檐单昂五踩斗栱,两槽柱子,内外各有八根。亭高约为11.3米,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。内原供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(Ratnasambhava Buddha),为铸铜镏金佛像,被八国联军劫去。
3.万春亭。位于景山的中峰,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.7米,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。黄琉璃筒瓦顶,绿琉璃筒瓦剪边,四角攒尖式,三层檐。一层檐重昂七踩斗栱,二层檐和三层檐重昂五踩斗栱。两槽柱子,外层每面有六根,共有二十根;内层每面有四根,共有十二根。1938年时,亭内悬“佛光普照”匾额一块,落款为“信士弟子”。此乃“江委员朝宗敬献之佛光普照木匾上侧左方所书信士弟子”。1938年8月9日,万春亭遭到雷击,击毁琉璃宝顶、三层琉璃脊、四根明柱及四面玻璃窗,亭内悬挂的“佛光普照”匾额的下款“信士弟子”四字皆被击毁。1939年的维修中,宝顶被用铁锔子锔住,仍安装于万春亭之上,直到2006年才更换了新琉璃宝顶。该亭在1958年和1973年曾经国家先后投资34万元修缮。内原供木质漆金毗卢遮那佛(Vairocana Buddha)。原佛像于1900年被砍伤佛臂,又在文革中遭到彻底破坏。现佛像为1998年恢复。从万春亭上,可以南看故宫金碧辉煌的宫殿,北看中轴线的钟鼓楼,西看北海的白塔。
4.富览亭。西侧第一座亭。孔雀蓝琉璃筒瓦顶,紫晶色琉璃瓦剪边,重檐圆攒尖顶。上檐重昂七踩斗栱,下檐单昂五踩斗栱,两槽柱子,内外各有八根。亭高约为11.3米,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。内原供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(Amoghasiddhi Buddha),为铸铜镏金佛像,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被八国联军劫去。自1928年景山公园开园后,该亭匾额即与辑芳亭匾额颠倒,相互错挂69年,直至1997年才将两亭匾额正确挂回。
5.辑芳亭。西侧第二座亭。翡翠绿琉璃筒瓦顶,黄琉璃筒瓦剪边,重檐八角攒尖式。上檐重昂七踩斗拱,下檐单昂五踩斗拱,两槽柱子,内外各有八根。亭高约为14.2米,建筑面积约为110平方米。内原供五方佛之一的阿弥陀佛(Amita Buddha),为铸铜镏金佛像,被八国联军劫去。